人生感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17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品《荣枯鉴》 悟人生智慧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422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7-21 12:08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品《荣枯鉴》悟人生智慧字数:2685来源:思维与智慧·上半月2017年1期字体: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

  圆通

  圆通,是智者的独到见解,对于善恶的准则,不以别人的标准来定格;圆通,阐明名与利本没有罪过,罪恶的是追求名利的人,采取了卑鄙的手段和策略。圆通,列举了道路是否通畅,关键在于对路况的掌握,轻车熟路,才不至于重蹈覆辙。

  圆通,强调天下的君子与小人,没有贵贱之区别。一向认为君子一定贵,小人一定賤是一种误解。真正的君子不讲索取,小人不讲奉献,经过处事,就有了分别。

  诗文曰: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”足以见得曲高和寡,乃是君子之道,法不责众,却是做小人的生存法则。

  虽然,小人得到的实惠多多,但最终必将身败名裂。明白其后果,你自然有了自己正确的抉择!

  闻达

  闻达,诠释仕途的学问,是对名声好坏的正确判断;透视“闻达”,不作褒贬,不夸大其词,言简意赅说明“悦上者荣,悦下者蹇。君子悦下,上不惑名;小人悦上,下不惩恶……上疑祸本,下弃毁誉,荣者皆有小人之谓,盖固本而舍末也。”意思是,一个人是受上级赏识还是受下民拥戴,其命运就大不相同;看重名节毁誉的君子与看重利害得失的小人,其生活遭遇否泰悬殊。此乃旧社会结构中“口含天宪”的潜规则。

  在当今社会,君子和小人同样离不开这样的潜规则。小人不为虚名所累,总能顺应时变,损人利己,营私舞弊,谋取利益,沦丧道德。而君子恰恰相反,直言不讳,从不取悦献媚,常常遭遇小人陷害,被人猜疑妒忌,受到排斥和打击,并与财权官利失之交臂,擦肩而过。

  闻达,是法制社会的一支箭镞,直击腐败的要害,治世安邦,必须对准这种潜规则开火炮轰,决非网开情面……

  解厄

  解厄,特指一种冷峻异常,是人们深恶痛绝的不良现象,肆虐蔓延,“病入膏肓”。

  《荣枯鉴》试图“解厄”这冷峻异常:“忧国者失身,忧己者安命……君子不党,其祸无援也。小人利交,其利人助也。”就是说,注重道德操守的君子容易招灾惹祸,善于搞利益交换的小人却每每如鱼得水。古往今来,比比皆是的例子,让人习以为常。

  君子耻于结党营私,常常孤军奋战,却是力量有限;小人善于相互利用,趋炎附势,明哲保身,无耻厚颜。君子之所以既无恶行,又无恶念,却麻烦不断,而结党营私的小人,竟然名利双全。是因为只有君子敢于向不良现象挑战,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,也难以扭转局面。

  解厄,立足解厄,并关注致厄的根源,只知趋利避害,却不深察利与害的本质,也是舍本逐末之举。有效的解厄,应当是“驭情为先,而后可驭人生”,抓住问题的关键,固本求源促进改善与发展。

  交结

  交结,阐述了交友的智慧,通过观察各种圈子,衡量一个人的人脉。交结,一语中的,说明一个规律:多附和人家就广交朋友,总指出人家缺点则容易树敌;装傻守拙容易谋得利益,而明察秋毫,往往得不到益处,还会寡不敌众,节节败退。且不考证其是否对错,实际情况确确切切。

  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过精则无友”,是同样的道理。人不可不察,但是,太过精明会没有朋友,太过苛求会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,太过挑剔永远无法快乐自己。故此,交友,需要不察和智察适当地交替。

  交结,还戳穿小人总爱搞阴谋诡计,善于玩弄感情游戏。背叛或效忠,投靠或出卖,不过是为了利益和权力的交易。智者结交小人,并非为了捞取好处,而是怕他们祸害自己。

  智者不交愚蠢的人,是怕自己步入愚昧的后尘;智者不结仇人,因为仇人不管你是否是聪明,当你疏忽大意的时候,会趁虚而入,置你于死地。

  真正有德的君子,唯恐对人不够仁义,而奸恶小人则总是仗势欺人,乘人之危。

  然而,一旦高贵的人轻信了奸恶之人,也会变得卑贱;当卑贱之人结交了有德之人,有可能变得高贵。其道理贯穿人生的始末,细细品味,会给人以智慧的启示。

  谤言

  谤言,指出一个人讲话时要把握分寸,言行之前,摆正自己所处的地位。俗话说:“人微不诤,才庸不荐。”意思是,地位低微的人不要直爽地规劝他人改过,才能平庸的人也不要轻易荐举别人。如果,直接规劝别人难免招人反感。特别是地位低微的人,更易被人误解为这是对他人的冒犯,势必会遭到谤毁,惹火烧身。而举荐别人,则显出自己庸俗不堪,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贸然。

  谤言容易混乱视听,因为小人喜欢攻击别人的缺点,到处散播一些真假难辨的谣言。让人难以认清真相,无法亲贤疏奸。

  而智者遇到诽谤,并不去辩解,选择沉默,等事实真相慢慢清晰,减少别人厌恶和反感,

  自然恢复高尚和尊严;如果遇到诽谤强行争辩,事情只能是越描越黑,结果增加别人的怨恨和反感,更加有失体面。

  特别是,当一个人失去了上级的信任,就会有人诋毁他,好比游龙被困,很难翻身;而当一个人失去群众的信任,上级必然会怀疑他,就会有人假借领导的意见,挑拨离间,而实现自己的意愿,假借众人对事物的议论,取悦领导的信任和欢颜。然而,只有智者,才不会被这种假象蒙蔽了双眼。

  示伪

  示伪,是一种心术,是小人谋权的出路,为了让上司心里舒服,却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。当示伪运用得越是娴熟,越能够平步青云在权谋之路。这并不是智者没有慧眼洞穿示伪的面目,而是上司判断真伪的标准,远离普通人的尺度。

  示伪,就是弄虚作假,掩人耳目,最终会自食其果,不但口碑大打折扣,甚至落到穷途末路。

  智者不会与示伪同流合污,不会因小人的溢言虚美,而忘记原则和准绳,受人摆布。也不会因为蝇头小利,为富不仁,丧尽天良,把自己推上绝路。

  然而,真假又是相对的,没有绝对的事物。真相中,并不排除存在一些虚构,而假的永远不会成真,天长日久,肯定原形毕露。

  示伪,常被处事为用,如果有求于他人,忌讳太过直白,需要委婉一些才能达到成功的地步。换言之,“求忌直也,曲之乃得”,自有妙处。如果拒绝别人的要求,忌讳说的太明白,要委婉一点才会没有过失。便是“拒忌明也,婉之无失”的益处。

  示伪术,有利于识别小子的狰狞,君子的面目。君子从不喜新弃旧,小人则忘恩负义,闻达之后背弃主人,从前的忠心不过是以假乱真,骗取他人的信任。

  通过示伪,我们不防观察一下身边的人,有没有老朋友伴随左右,还是一直推新除旧?

  用这种方法检测,就知道了谁是应该疏远的小人,谁是值得结交的朋友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人生感悟  

GMT+8, 2024-12-29 20:21 , Processed in 0.101228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