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92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愿你前半生有路可走,后半生有家可回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422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11-3 21:13:3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蔡崇达的小说《皮囊》中有一个故事——《母亲的房子》,说是小说,其实大部分是真实发生在小镇里的童年记忆。

  老家的一间房子,贯穿了作者母亲的大半生。

  那年母亲二十四岁,父亲二十七岁。两个人在媒人的介绍下,各自害羞地瞄了一眼,彼此下半輩子的事情就这么定了。

  当时父亲没有钱,第一次约会只是拉着母亲来到这块地,说,我会把这块地买下来,然后盖座大房子。

  母亲相信了。

  结婚三年后,父亲终于把地买下。当时他到处找人举债,建起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。

  这几乎是父亲最辉煌的时刻。母亲回忆自己如何发愁欠着的债,而父亲说,还钱还不容易?

  “那时候你父亲真是男子汉。”

  直到某一天,父亲对母亲说:“我去找下工作。”一个月后,他去宁波当了海员。

  过了三年,父亲带着一笔钱回来,建成了一座完整的石板房。

  父亲把自己和母亲的名字,编成对联刻在了石门上,雕花刻鸟。

  后来父亲拿着在宁波攒的钱,回到家乡做小生意,屡屡失败后,父亲变得越发焦虑、沉默,直到有一天,突然跌倒在天井里,他中风了。

  当年的石板房子只剩下一半,留着父亲中风的印记,蔡崇达读书需要花钱,姐姐也到了出嫁的年龄。但是攒够了10万块钱的母亲,决心建房子。

  “你父亲生病前就想要建房子,所以我要建房子。”这是她的理由。

  为了省钱,母亲边管加油站,边做小工,累出急性盲肠炎。

  房子建了将近半年,只够原计划四层楼的一半。

  落成的时候,虽然最终的造价超标了,但是母亲还是决定在搬新家的时候,按照老家习俗宴请亲戚。这又折腾了一万多元。

  一家人抱怨她乱花钱,但是母亲说:“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,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。”

  为了这口气,家里欠着债,最难的时候甚至买了老鼠药放在抽屉里,每次掏出来,母亲又说:“我还是不甘心,我不相信咱们就不能好起来。”

  剩下没建成的一半,还是母亲的执念:“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,我们建到了,就真的站起来了。”

  第二年,父亲突然去世了。再过了两年,母亲在镇政府的公示栏上看到了拆迁图纸,这座房子要被拆掉了。

  “我们还是把房子建完整好不好?”

  她尝试解释:“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建好。我只知道,如果这房子没建起来,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。”

  这是一个看上去荒诞的决定——建一座马上要被拆除的房子。

  故事的结尾,春节上班第一天,作者在北京和同事一起吃饭。

  “嘈杂的餐厅,每个人说着春节回家的种种故事:排队两天买到的票、回去后的陌生和不习惯、与父母说不上话的失落和隔阂……”

  而他,独自庆幸地想着母亲以及正在修建的那座房子。

  “我知道,即使那房子终究被拆了,即使我有一段时间买不起北京的房子,但我知道,我这一辈子,都有家可回。”

  前半生,我们步履不停,走了很多路;后半生,历尽千帆,只求有乡可依,有家可回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人生感悟  

GMT+8, 2025-1-1 16:28 , Processed in 0.09343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